查看原文
其他

需求的本质是创造不是预判

文sir 闲人不在场
2024-10-05

一、我们更擅长预测未来而非创造未来
中国的企业家更擅长预判或寻找并发现需求,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一批成功的企业家通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和洞察,培养了预测市场需求的能力,其中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是很好的例子。此外,最近重听十年前的《冬吴相对论》,讲到李书福在20世纪90年代从一个小型配件生产商到冰箱、摩托车再到汽车制造商的一系列预判性操作,至今使吉利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汽车品牌之一。李书福对未来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坚信未来汽车市场会朝着高端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早在2001年,吉利正式获得生产资质,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在2010年,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水平,并获得了全球化布局的机会。
相较而言,国外的成功企业家们似乎更擅长做创新家而非预言家,比如苹果公司就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和营销,创造了新型消费电子市场的先河,迭代出消费者的新需求,创造出具备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并开创了全新的市场,成为了世界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我们不禁要问,预判和创造这两种模式对于市场而言哪个更重要?
二、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传统经济理论(边际效用递减、需求曲线等)中,需求被视为一种不可避免且固定的存在,消费者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收者。然而,这种基于预判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中削弱了其效力。尤其近几十年以来,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下,人们总是路径依赖着线性推导未来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心智,然而,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这种传统的预判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这是因为创新已经成为驱动消费机制的主要力量。
需要理解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并非固定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地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这些新涌现的需求很难说是可以被精准预判的,而更接近是一种近乎创造的过程。
三、需求甚至是不具备逻辑规律的变化演进
更多时候,新的商业模式或现象产品的出现是类似“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的强度,即跳跃性、非连续性变化甚至突破逻辑规律和因果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术语最早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其著名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提出,原本意义是当此种情况出现,一个领域里所有基本的假设和规则都必须推倒重来。
例如,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那之前,人们并未预感到自己深深需要一部既能打电话又能网购、看视频的设备。这就是一种通过创新产生的全新需求。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现在无法想象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智能手机会是什么样子。

四、创新的动能与保守的反噬

当企业尝试硬性预测需求时,往往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纵观经济历史,充斥着诸如诺基亚、黑莓、康柏、庞巴迪和索尼等企业的失败d案例,他们生命周期的终结归根结底是因为过于依赖预判消费者需求,而忽视了创新的重要。他们监视市场和数据,预测需求,但忽视了这个事实,那就是需求本身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预判需求的静态视角带来信息滞后,企业最终错过了科技和行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历史的遗迹。

反过来看待需求,如果我们将其视为一种可以通过创新被创造的元素,那么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创新可以创建全新的市场,打开全新的消费领域。在电子商务时代,线上购物的需求就是由互联网公司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庞大的可能性,任何企业都有机会通过创新在这个新的领域中找到其价值所在。

诚然,创新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正如亚马逊、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所展示的,一旦创新成功,其带来的回报是无法估量的,且长期受益。例如,苹果的iPhone和iPad创造了全新的消费需求,而且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这种需求持续存在并在扩大。尽管这种创新历经磨难,但一旦成功了,便能形成绝对竞争优势,稳定持久地推动企业发展。

创新即是动能,也是势能,是一种商业心智的改变,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应该把握创新的机会,突破传统的产业思维,寻求新的需求产生机制,这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闲人不在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